
-家立小組 張嘉仁弟兄
我來自傳統信仰的家庭,跟著爸媽去過不少宮廟,但總有一些事情讓我很疑惑,一個是爸媽對信仰的態度,好像就是時間到了要去拜什麼神明,沒有很積極。特別是供品的部分,爸媽準備的供品都不會很多,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次,鄰居笑說我們怎麼才準備這樣。我心想神明如果真的會看這些供品,來決定要做多少事情的話,那這真的是信仰嗎? 我開始思考這問題,並去尋找及接觸各種信仰。
在國二時被同學邀請進教會,還記得那個時候剛踏進教會,參加完敬拜、聽完牧師分享、還有大家會後分享的那個喜悅,洋溢著幸福的感覺。真好,我也想要變的跟大家一樣,這就是基督教嗎?為什麼這裡的神明不太一樣,我想要了解更多。在跟父母溝通商量後,2008年受洗,從踏入教會到決定受洗,大概有七年左右的時間在跟爸媽溝通,中間也經歷了不少事情。但我想跟爸媽表達的是,我受洗信基督教不是要跟爸媽脫離關係,我更看重的是當下與爸媽相處的每一時刻,多一些陪伴、出遊、吃大餐,這不是很美好的事情嗎?最後爸媽同意我受洗了,還約 好每個月都要有精心時刻(吃大餐)的時間。
在信主後,我的性格也從被動轉為主動,多關心、多陪伴爸媽,知道爸媽很辛苦,只要多一句溫暖的話語、多點支持爸媽,他們也會感受到我的轉變。從信仰中我學會了謙卑與感恩,用樂觀積極的態度去面對每一件事情,知道有許多美好的事情等著我。之後,我便在教會參與服事,我的生命不斷被神大大的更新翻轉,過去的我很自卑也不會笑,整天就是愁眉苦臉。有一次聽到牧師對我說,嘉仁笑一個,你笑起來多好看多陽光,我第一次聽到有人稱讚我,我就開始學習笑,發自內心的喜樂與笑容,就像那些當初對著我笑的大人們一樣,我想變得跟他們一樣開心、喜樂,我覺得漸漸的有信心了,也變得更有自信一點。
後來,我在工作轉換之下,在女朋友的鼓勵,我來到台中靈糧堂聚會,認識了許多弟兄姊妹,現在有更多的時間來到教會敬拜神,這真的很好。這裡有牧師豐富的主日信息,與小組時間的肢體連結,要謝謝志鴻哥邀請我進入家立小組,也謝謝忠信區長和銘振組長一直持續的帶領我,在小組裡弟兄的分享,那生命間的真情流露,讓我備受安慰。感謝神領我來到台中靈糧堂,讓我可以在這裡穩定的聚會、主日和小組,未來還有許多要學習要調整的事情,我也要保持一顆柔軟順服的心,一步一步成長。我感謝主的帶領,傳道書3:11神造萬物,各按其時成為美好,又將永生安置在世人心裡,然而神從始至終的作為,人不能參透。